服務熱線:021-69583610
超凈排放是未來環境保護的大趨勢
關于超凈排放的爭議主要圍繞著“環境和經濟效益投入產出比太低屬于勞民傷財”,“超凈排放技術方面沒有重大創新且嚴苛的條件并非一般電廠所能達到”,“電廠用優質煤其他用戶用劣質煤依然會間接增大環境污染”等等。
首先關于環境和經濟效益的投入產出比太低。不同的聲音是,從已完成的超凈排放燃煤機組項目來看,發電企業基本可以承受。隨著超凈排放技術與裝備的深入發展,未來成本下降有很大空間,做到0.015元/千瓦時甚至0.01元/千瓦時是完全有可能的。節能減排發展到今天成本升高是必然,不能因為成本升高就停止。
其次是超凈排放嚴苛的條件并非一般電廠所能達到。不同的觀點是,實現超凈排放的條件并不嚴苛,從現有的技術條件來看,基本上一半以上的煤粉鍋爐和約70%的CFB鍋爐都可以實現超凈排放,而且成本可以接受。
再次是關于使用優質煤與低質煤的爭議。事實上,無論是電廠還是其他用戶都要用優質煤,東部、南部沿海地區應該鼓勵用印尼、澳大利亞等進口優質煤,價格便宜,運輸、裝卸方便,內地鼓勵用神華煤等優質煙煤。
另外,有觀點稱企業上超凈排放是為了新建煤電,保留現有煤電,怕氣電替代煤電而付出更高成本。甚至有偏激的聲音稱超凈排放是為了避免更大損失或者為了獲得局部利益而采取的不科學、不合理且對社會造成損失的做法。對此,有專家表示,我國燃煤發電為主的格局短時間內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而目前我國天燃氣發電依然比較昂貴。超凈排放具備充分的科學性、合理性、經濟性,作為需求創新,必將推動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